深红

“感性世界的外延整个从属于伦理的普遍性、但其内涵从属于美学的个体性;精神世界的整个外延从属于语言的普遍性,但其内涵则从属于孤独者的个体性。”

转载注明作者,其余请自便。

邓晓芒 《自我意识的自欺本质》摘录


“我”不等同于我所想到的所有对象,但“我”所想到的所有对象组成了“我”的内容,这才是真正的“我”,用康德的话来说,就是“经验的自我意识”;而离开了内容的“我”只是空洞的“我”,同样、离开了内容的对象也是空洞的对象。

所谓自我意识,就是把自我当对象来看的意识。如果一个人没有反思,那么我们可以说这个人没有自我意识。

所谓对象意识,就是把对象当自我来看的意识。当人认识到一个对象当时候,这个对象便化为自我的一部分,融入到“我”之中去了。

所谓自欺,就是对行事逻辑的违背。自欺归因于自我意识的结构,自我意识要求“我”把某物当做自我,并且仿佛不容反抗似的强加于“我”。一旦反抗,“我”就会感到空虚与无奈,感到自我被对象孤立出来,只剩下抽象的独立性,近似于空洞的“我”,生活就会好似“失去了意义”。(人很难把自己从对象中剥离开来,人们开始总是被动地接受现实、但之后争先恐后主动地去追捧某物。一旦错误被揭示,现实与幻想便会产生巨大的落差,自我无法给“我”提供一种解释,便伪造一些“大势所迫”、“社会所趋”的缘由,这一切便是自欺的原因。)

精神的独立性与生活中孤独、空虚是互相伴随着的,大部分人会选择顺应生活而过安稳自欺的生活,但他们实则是被被动地“抛入”生活的,而不是自己主动去投身于生活。

形式逻辑式的、一次选择性的推理、知性的思想方法是大众所持有的方法,抱有这一种思维方式的人只能承担自欺的后果,却无法把握自欺的根源。形式逻辑无法达到这一根源。大众只能在这一根源问题上怨天尤人、而只有达到了辩证理性的超越性的人才能把握自己的命运,且不是“一次性的”把握,走的是一条不断反思的路。

自欺大致可以分为三类,无意识的、做未经反思之事的自欺,不去做任何判断而试图避免自欺的自欺,以及将某物视为最终目标而为实现其的“同一个”自欺。这三种自欺中,第三种自欺正是一种“信仰”、是大多天才者的生活状态,超越了知性主义的短浅和理性主义的踌躇。

人的有限性使人永远无法摆脱自欺,但人可以选择如何去活,如何“自欺”,可以选择让自己奋不顾身地“投入”某一事业从而达成一种“善”。

——邓晓芒 自我意识的自欺本质


“绝望之为虚妄,正与希望相同”

——鲁迅



本文仅摘录了部分邓老师的讲座,全文可在喜马拉雅上播放,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。

https://xima.tv/32d6jU


评论

热度(6)